[轉貼] 二十世紀設計最巧妙的間諜工具大揭秘

二十世紀設計最巧妙的間諜工具大揭秘

外媒報道,美國中情局近日在一家新開的網站和YouTube及Flickr上暴光了歷史上多款特工秘密武器,其想象力之豐富奇特連最精彩的偵探小說也自愧不如。


“查理”(Charlie)的機器鯰魚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只名為“查.      理”(Charlie)的機器鯰魚,它是中情局研制的一款無人水下航行器(UUV)。它由抗壓外殼、壓載係統、通訊係統和尾部的推進係統組成。

間諜蜻蜓


         另外一項秘密武器是“間諜蜻蜓”,同樣來自中情局的研發部門。這款無人駕駛飛機(UAV)是現代無人機的前身。

信件竊取器


         這款二戰中使用的“信件竊取器”是一把特殊的鉗子,它可以悄悄探入信封而不破壞封簽,然後把信紙卷起來從信封中抽出,閱讀後再裝回去。寄件人和收件人看到信封完好,都不會懷疑他們的通訊內容已經被盜取。


微型相機
        
         左邊的相機可以綁在經過特殊訓練的鴿子身上,飛越敵軍目標,右邊的微點相機甚至可以藏身在文件句子末尾的句號中。

這是一架瑞士產微型35毫米膠卷相機,裝在精心改造的“煙袋”裏。可以在拿出來的時候通過發條裝置過卷。


標準裝備:圍在腰間、通過曲柄工作的微型手動鑽孔機,可以在石材上打眼,安裝竊聽設備。而中空的一美元硬幣則是最理想的藏匿場所。



口紅手槍



  博加特在談到這支4.5毫米口徑的單發手槍時說﹕“它堪稱經典。”“口紅手槍”大概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從克格勃特工手中繳獲的。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這個危險的“死亡之吻”是否使用過﹐但氰化物手槍確實曾在那個時代用於暗殺活動。這些秘密武器是冷戰時期蘇美情報機構採取的“積極措施”的幸存例證。

扣眼相機


  這臺微型Model F-21相機在1970年左右由克格勃發明﹐可隱藏于扣眼中﹐有一個可由使用者從口袋按動的機關。祗要擠壓快門繩和假扣眼就能拍照。這種隱藏在扣眼的微型相機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像政治家集會這樣的公共活動中使用。博加特指出﹐曾在中情局情報部門工作多年的國際間諜博物館館長彼得-厄尼斯特就曾用過這樣的間諜相機。

微點相機


  20世紀60年代﹐東德對外情報部門HVA發明了這種微型相機﹐它可以拍攝文件照片﹐通過化學過程將文字縮小﹐令一大堆文字還沒有一個句號大。通過這種方法﹐特工可以明目張膽隱藏秘密信息。博加特還提到一個涉及微點相機的臭名昭著的事件﹕二戰期間﹐雙重間諜達斯科-波波夫(Dusko Popov)將微點相機拍到的情報交給美國聯邦調查局﹐情報中提到德國對珍珠港感興趣。然而﹐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埃德加-胡佛對波波夫不信任﹐所以﹐並未將這份情報交給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皮鞋發射機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駐東歐的西方外交官都盡量避免在當地購買服裝﹐他們更喜歡從西方郵購衣服和鞋子。在羅馬尼亞﹐情報部門將西方外交官這一習慣當作了其秘密行動的一個優勢﹐他們與郵政部門合作在鞋跟安設了發射機。博加特說﹐服務員在打掃房間中﹐無意中發現了這種錄音設備﹐外交官回到房間﹐信號就會出現﹐而當他們全部離開﹐信號就消失了。

恩尼格瑪密碼機


  二戰期間﹐採用無線電發送的情報存在被盟軍攔截的可能性﹐於是德國人發明了密碼編譯機──恩尼格瑪機。恩尼格瑪機表面看上去就像常用打字機﹐但功能卻與打印機有著天壤之別。鍵盤與電流驅動的轉子相連﹐可以多次改變每次敲擊的數字。相應信息以摩斯密碼輸出﹐同時還需要密鑰﹐而密鑰每天都會修改。不過﹐盟軍最終還是破譯了德國人自認為不可攻破的恩尼格瑪密碼。

密碼盤


  人們不由自主地都會想﹐間諜工具並不全都是那麼的古老﹐但實際上﹐早在古羅馬時代﹐凱撒就曾利用密碼術對信息進行編譯。這個密碼盤的年代可以追溯至美國內戰﹐由美國南方邦聯一方採用──上面CSA三個字母代表美利堅邦聯(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意思。這套裝置的工作原理顯而易見﹕轉動裡面一圈的輪子替換字母﹐比如M=G﹐P=J。密碼很容易破譯嗎﹖如果情報不是以你熟悉的語言編寫﹐那就不容易破譯。問題是間諜都詭計多端﹐哪會用你熟悉的語言編碼

毒雨傘

  1978年﹐一名保加利亞特工利用這樣的一把雨傘﹐在倫敦街頭暗殺了保加利亞持不同政見者格奧吉-馬爾科夫。技術人員對普通雨傘的內部結構進行了改裝﹐祗要一按機關﹐就能向目標噴射毒物。以馬爾科夫為例﹐雨傘中射出的小球含有篦麻毒素﹐這種小球肉眼幾乎看不到。國際間諜博物館展示了一把在莫斯科特製的毒雨傘複製品。博加特說﹐1991年﹐有人在保加利亞發現了一個放滿類似致命毒傘的房間。

鴿子相機


  這是一隻鴿子﹐更是一顆“間諜衛星”。在航空攝影時代到來前﹐鴿子承擔起空中拍攝的重任。而將自動拍攝相機綁在鴿子身上飛越敵人領空﹐可令其在不迷路的情況下﹐提供重要情報。除了拍攝﹐在無線電通訊尚存在諸多瑕疵的年代﹐鴿子偶爾還可以傳遞情報。20世紀50年代以前﹐鴿子穿越敵人火線的成功率高達95%﹐因其為戰鬥的最終勝利作出過突出貢獻﹐它們還獲得過許多榮譽勛章。

樹樁竊聽器


  20世紀70年代初期﹐這種樹樁竊聽器依靠太陽能﹐在莫斯科附近的森林地帶不間斷從事竊聽。它截獲了往來於蘇聯在該地區的空軍基地的通訊信號﹐將信號發送給一顆衛星﹐再由衛星將情報轉發給美國境內的情報分析中心。由於依靠太陽能驅動﹐樹樁竊聽器就不存在更換電池的必要性。儘管如此﹐克格勃依舊發現了這個樹樁竊聽器﹐所以﹐國際間諜博物館展示的祗是一個複製品。

狗屎情報傳遞機


  狗屎﹖不要奇怪﹐確實是狗屎﹐博加特說﹐這種小裝置是中空的﹐裡面可以藏情報﹐這樣﹐情報人員和線人就能輕鬆傳遞信息﹐同時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博加特指出﹐糞便通常單獨留在某處﹐這是偽裝成老虎糞便的信號臺在越戰中被用於指示目標的原因。狗屎情報傳遞機面臨的一個風險是﹐這種裝置偶爾會被人扔掉或發現。博加特說﹕“人生總是會發生意外﹐而這祗是間諜或情報人員面臨的諸多挑戰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